什么是定价利率?
定价利率就是保险公司先定下一个假设的利率,各种保险产品的保额根据这个假设的利率来进行计算,比如,我要买这么一份儿养老保险,需要在60岁的时候领取,也就是20年以后领,到那个时候,我想每个月领10万就按3.5%的定价利率计算,那我现在需要一次性交的就是122万。
定价利率下调是什么意思呢?
就是说你买同样的保额要花的钱更多了。比如,重疾险这些保障类的产品买同样的保额,保费会涨。增额终身寿险这类现金管理类保险交同样的钱,在下调之后,每一年能拿到的现金价值也会变低了。简单点说,就是下调之后买保险交的钱变多了,领的钱变少了。
定价利率降到3.0%以后,保费会涨多少,这个是大家关心的问题,就我看到东吴证券的预计是养老年金保费涨18.4%,终身寿涨19.5%,重疾险涨16.4%,两全险涨7.5%...,怎么说呢?不管作为保险从业者还是作为保险消费者,我都对这样的涨幅表示难过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主要是为了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。你买了一张保单,其实相当于保险公司给你打了一张欠条,而且呢,欠条里面还明确的约定了欠你的钱会以每年3.5%的复利在不断增长,也就是说,时间越长,保险公司需要还的钱就越多。保险公司就得拿你交的保费去投资,这个投资收益还得覆盖掉还给你的3.5%利率,还得覆盖掉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才行。
这么一算,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差不多要达到5%以上才行,市场环境好的时候,这当然没问题了,但如果像这两年这样市场环境不好,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又受到监管的严格限制,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连3.5%都达不到,那风险就太大。
监管机构也发现了这个问题,要求保险公司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定价利率降低一点,这样未来的兑付风险会小一些,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出现经营风险,也是为了保证客户的保单利益可以有保障。作为客户到底要不要赶一下3.5%的末班车,建议还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,有这个资产配置需求的就买。